• 03-15 2022
    宛运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3月8日,宛运驾校在十里庙训练场举行“迎三八趣味游戏”活动。活动开始前,对过去一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女职工进行了表彰,驾校领导希望女职工们立足岗位努力拼搏建功立业,为驾培事业的发展抹上妇女“半边天”的底色。    敲铜锣游戏开始。全体职工分列两侧,参赛女职工蒙上眼睛,手拿鼓槌,“猫步”向铜锣走去。“向左”、“向右”,大家不停地指挥,现场一片欢腾。另一边推瓶子游戏也在紧张进行,参赛者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向前推,“唉,又掉了”,有人为动作失误的人惋惜,更多的人为参赛者出谋划策,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姬尔荣)...
  • 03-15 2022
    宛运
           3月8日下午,书院小学组织全体教职工在学校操场举办2022年庆“三八”妇女节活动。(王靖毅)...
  • 03-15 2022
    宛运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中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书信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学者、杂文家、出版家何满子先生生前赐信于我时,已是耄耋之人,每每以&l...
  • 03-15 2022
    宛运
        李虹 总是那寂寥幽深的夜铁干冻枝上的蕾,瓣瓣开启有瓷器开片时冰裂的清响轻叩梦的重门 黎明在霰雪中沙沙窗外腊梅折枝入画蜜蜡般娇黄的蕊芬芳着锦瑟年华 我视你为出尘的青衣怀抱上天赐予的“寒”字怒放在悬崖般的宿命里在风雨黄昏、莽莽雪野辽阔地写意 行走苍凉尘世年复一年的雪飘落头顶,层层堆积在这天地一隅总有绵长的香息润色我的枯墨让我在一朵花开里临摹春天的影子追寻梅骨立起的诗意...
  • 03-02 2022
    宛运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2月14日下午,书院小学工会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健身益脑活动。    猜灯谜活动现场,五颜六色的灯谜挂满操场,谜面内容丰富而生动有趣,涵盖历史人名、成语故事、运动项目、生活用品、名著名作等相关知识。老师们猜谜有的独自凝神静思,有的相互小声讨论,现场各显其才,热闹非凡。    踩气球活动现场,参加人员把气球绑腿上,要踩破别人的气球,又要防止自己的气球被破,这是一项既要进攻又要防守的运动项目,现场不时响起气球的爆裂声和欢呼声。(牛雪丽)...
  • 03-02 2022
    宛运
        面对沙漠和人,琐碎的念头像骆驼刺、红柳一丛丛地生出:生命的意义何在?生命中诸多历程,究竟意义何在?莎士比亚借麦克白之口说: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毫无意义。    我勉励自己,保持生命的枝桠直指天空。然而有时,信念的溃崩仅仅瞬息。所谓清醒者也不过如此——还有什么可以坚持、被坚持?当怀疑滋生,失望便难以克制。    莫高窟那块崚嶒桀骜的岩石再度呈现,它似在陈述,用沉默的方式。它是痛的,历史草率地安排了它的命运;倒也幸福着,守护美不可言的莫高窟,开始到现在、到消失。以朝圣者的谦卑,或可走入它平静的灵魂:纷沓,伤痛不曾来过。它更像莫高窟唯一的突兀,望向远方——一个人类总也无法抵达的所在。渺远的蓝色天宇下,它孤绝的支撑使人畏惧,灵魂、自我在其目视中瓦解。莫高,一个庞大的体系,多少魂魄方可撑起这躯体?    在它静默却有力的怀抱内踱步,渐生难言悲意:有...